本週都是國際大廠的新聞。
(1)轉型營利承受各方壓力,OpenAI 決議非營利部門保有公司控制權(原文點此)
OpenAI修正轉型計畫,營利子公司仍會轉型為PBC公司,而且非營利母公司不會喪失對於PBC的控制權。
編按:
[a]OpenAI的組織架構其實是由非營利組織母公司「OpenAI Inc.」以及旗下負責運營ChatGPT的營利公司「OpenAI Global」組成。
[b]目前,營利子公司型態為具有獲利上限的合夥有限公司,所以設有投資人回報上限,不利於吸引外部投資。
[c]PBC公司無投資人回報上限的限制。 此外,它也允許公司經營層在決策時平衡商業利益與社會責任,所以不會因未追求股東最大利益被股東提告。 OpenAI的競爭公司Anthropic、xAI都是類似PBC結構的公司。
[d]原先OpenAI的計畫是轉型後,非營利母公司會喪失PBC子公司的控制權,讓PBC可以獨立決策。 這種狀況之下,外界會認為OpenAI利用非營利母公司的特殊權力(外界捐款...等)茁壯,卻在茁壯後拋棄非營利的義務,正當性有問題。 因此,營利子公司轉型為獨立決策的PBC公司正被Elon Musk提告阻止,而Meta也公開反對。 於是,才有這次的轉型修正。
(2)繞過蘋果抽成不是夢,iOS App 開發者迎接付款自由新契機(原文點此)
美國法院認定Apple違反2021年的判決,要求Apple立即停止對App Store應用程式外購買的付費方式抽成,並禁止制定任何妨礙應用程式外購買的引導。
編按:
[a]此案是源自於Epic Games對Apple App Store的反壟斷訴訟。 2021年,法用判定Apple App Store並沒有壟斷行為,而且可以對應用程式外購買進行合理抽成,但不得阻礙App開發商在App內引導使用者進行應用程式外購買。
[b]Apple對於判決的應對措施並不是評估1個合理抽成的數字,而是直接把它訂為27%;對於App開發商而言,27%還需要加上信用卡...等中間商的抽成,最終數字很高機率是大於30%(Apple應用程式內購買的抽成),所以根本沒誘因改為應用程式外購買。 此外,Apple也會在App跳轉至應用程式外購買的過程中,跳出警告的訊息。 所以,被法院認定違反2021年的判決。
短評:
Apple App Store的營收近幾年來對Apple越來越重要,所以它的確是有動機去妨礙應用程式外購買;但,如此大辣辣的違反法院判決十分不智。 未來,App中購買行為的抽成會越來越合理,也會越來越多元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