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來看看AI的新聞。
(1)最強開源 AI 模型之一!DeepSeek-V3 GPU 時間比 Llama 3 少 11 倍(原文點此)
中國AI公司DeepSeek推出新版LLM(大型語言模型)「DeepSeek-V3」,效能媲美同等級競品。 此外,由於公司聲稱採用特殊架構,因此訓練所需的成本僅約558萬美元(約為歐美競品的0.1倍以下),對於使用者使用(推論)的收費約為歐美競品的0.2倍以下。
短評:
雖然不是很了解DeepSeek-V3究竟是創新還是用了什麼特殊途方式成這個效果,但光是以成本如此懸殊的方式做出類似競品程度的可用產品這點,一定就會對競品公司產生壓力。
接下來看看汽車業的新聞。
(2)談完了!Honda、Nissan 預計明年 6 月正式合併(原文點此)
Honda、Nissan完成初步談判,2家公司將整合資源,合併為一家控股公司,唯合併後各品牌仍會獨立營運。 最終合併協議將在2025年6月前完成,並預計在2026年完成動作。 Mistubishi Motors則會在2025年1月底前決定是否加入合併協議。
編按:
[a]Nissan為Mistubishi Motors的最大股東。
[b]Honda、Nissan的油車受到電動車的競爭,電動車的研發又過慢,於是導致業績衰退。 其中,Nissan的財務狀況更是不佳。
[c]由於原先Honda、Nissan是競爭關係,產品線高度重疊,2者合併除了規模變大之外,是否有其他好處,受到外界質疑。
[d]近年來,多家傳統車廠因業績下滑而採取裁員、關廠、放慢開發電動車的步調...等措施。 例如:Volkswagen(關廠、裁員)、Nissan&Honda(合併)、General Motors(裁員、放慢開發電動車的步調)、Ford(裁員、放慢開發電動車的步調)、Mercedes-Benz(放慢開發電動車的步調)、Volvo(放慢開發電動車的步調)...等。
短評:
中國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往往都會變為削價競爭的慘業,例如:DRAM、面板,以及現在的電動車(以及作為替代品的油車)...等。
最後來看美中貿易戰的消息。
(3)美對中國晶片展開 301 調查,專家:用關稅防破壞價格(原文點此)
美國對中國使用成熟製程的晶片啟動301調查。
編按:
[a]美國301調查是指依據1974年貿易法的第301條款所進行的貿易調查。 該調查主要是用來對付其他國家的不公平貿易做法;若調查結果屬實,美國政府可建議總統實施單邊制裁,例如:徵收高額關稅、撤銷貿易優惠...等。
[b]國防、太空、汽車、醫療...等要求可靠度的領域,都需要使用成熟製程來製造。 因此,成熟製程雖然技術含量較低,仍是非常重要的戰略項目。
[c]中國的成熟製程全球市佔率目前約25%左右,到2030年約可達50%。
[d]先前美國對於中國的管制主要是在先進製程晶片以及相關技術方面,如今,延伸到成熟製程的晶片。
短評:
由於中國的成熟製程近幾年大量開出,市場價格競爭逐漸升溫,可能導致他國成熟製程晶圓廠倒閉,最終影響到自主生產成熟製程晶片的能力。 因此,美國會出手介入也就不難理解。
留言
張貼留言